熱門文章

2010-03-25

蔡老師 學習心情感言




 


生命是什麼? 生活又是什麼? 我們是如何的看待? 許多人都在忙碌的生活中, 迷失遺忘了自己真正存在的價值。[生活的焦慮] 成了現代人無奈的產物,將心靈的空虛寄託在宗教裏,追求心靈的純淨與提昇也更成了在焦慮生活中,求得心靈的安慰與平靜之良藥。



老師的角色扮演是解決靈界與人之間的紛爭。「菩薩 常教導 老師,唯有用溝通的方式,呈現事實的面貌,讓靈界與人雙方理解對方的感受,透過真心的道歉與和解,才能徹底化解恩怨,獲得比較好的結果。」而靈界的朋友,也會 向 老師抱怨:「為什麼人們總是那麼自私、無情,從不站在對等的立場,公平的看待靈界的一切,老是將過錯歸咎於我們。」



人們總是過度彰顯,根深蒂固的錯誤認知與觀念,不斷的對靈界的生存空間,給予壓迫排擠、趕盡殺絕,最後導致惡性循環,卻從來不曾想過要好好理解它們的思維與存在的價值。更從未想過要真心的學習如何與它們溝通、對話,建立公平正義、相互理解的管道,來化解雙方的歧見,而情願迷惑於不正確的宗教觀裡,陷入不可自拔的迷失當中。



老師所要面對的對象,是一個開闊、不受制約的「跨界」場域,裡面充滿了 人、神、鬼之間,從遠古時代至今已然存在的信息密碼,老師會畫古老、古老以前的 符咒、會說人們聽不懂的 天語、靈語,會開已經被許多人證實過的天藥、會替人們完整的還原事情的經過、也會溫柔的扮演溝通者與翻譯者的角色。



老師不但研究 靈學,也研究 科學、醫學、心理學、催眠學 等,成為許多人心靈的諮詢師。
在老師的背後有一群神秘的菩薩與護法們,引導老師如何與靈界溝通,及處理問題的方向與方法,這些作為,完完全全合乎 禮、法、情 的規範,那是我們無法跨界參與的多次元空間,充滿了我們只能低頭信服的信息磁場,而老師自己的人生,則牢牢地,銜接著來自神佛菩薩的賜福與安排。



這些年來大家都在談末世紀即將到來的恐懼,加上天災人禍頻傳,人性的光明面彷彿嚴重的蒙了灰塵,是非不分、善惡不明,更讓社會充斥著暴戾之氣,君不君、臣不臣、父不父、子不子,人們心靈的空乏與無助,確實需要依賴宗教的力量來獲得心靈的安定與沉澱。藉著書的撰寫,也讓老師看見許多人性的脆弱面,有些人因透過與靈界的溝通,獲得生命的啟發,走出新的亮麗人生;有些人則沉溺在未知的恐懼中,沉迷、沉淪、依賴、無法自拔。



不過老師仍然要八股的提醒,要尊重靈界的存在,相信但不要迷信。孔老夫子曾經提醒我們:「敬鬼神而遠之」,並非要否定有一個我們無法理解、存在已久的世界,而是要大家與鬼神之間相互尊重,互不侵犯。倘若孔子不相信有鬼神的存在,他又何必辛辛苦苦地重新編撰、修譯《易經》,自己也在面對問題難解或遭遇困阨時,以占卜的方式,來釐清許多心中的疑慮呢?


 


《你不可不知道的現代靈媒啟示錄》是以老師為第一人稱寫成。這本書讓大家更加理解各個存在已久、不同次元空間中靈界的思維,與長久以來遭逢的困境。唯有在 神、人、靈三方都願意認同,以平等、公正的立場進行溝通、對話時,才能建立起一個全新的美麗心靈世界。
中國人逢年過節,傳統上都會攜家帶眷到廟裡去上香祈福,祈求神明能夠保佑自己平安順利;但當你拿起香來虔誠的祈求、膜拜時,你知不知道自己膜拜、訴說的對象是誰?該如何確定神真的聽見了你的祈求?又該如何確認,神願意應允、成全你的期待?



西洋人從來不拿香拜拜,他們虔誠地用禱告的方式,和上帝溝通。祈禱上帝能夠聽見自己的心願,讓願望得以實現。但誰能確定上帝真的聽見了你的禱告?應許了你的願望?不管你用哪一種方式,對神明也好,對上帝也好,每當自己的願望實現了,我們就會滿心歡喜的說:「神真的聽見了我的心願,好靈驗喔」;但如果我們的願望落了空,我們就會怪起神明、怪罪上帝,為什麼沒有聽見自己心底吶喊的聲音,幫助自己圓夢?或許心裡還會嘀咕的升起:「果然不靈!」的念頭。


 


嗎?



為了要驗證自己心中逐漸升起的許多疑問,有些人懷著希望去抽籤,再以擲筊的方式來確認。不管哪個結果是好、是壞,人們都能下個安慰自己的結論,說:「神明真的聽見了我的請求,給了我一個明確的答案,籤詩上已經說得很清楚了。」然而,擲筊的結果,籤詩上的詩句,真的就是神明確認過的信息嗎?這六十四個籤詩,真的就能涵蓋所有問題的答案?解決你心中所有的疑惑?然而又是誰,決定該這麼回答你心裡的問題呢?



如果上天應允了你的請求,你是否曾經問過自己:我究竟何德何能,擁有過什麼樣的福報,能夠得到老天這麼大的恩惠?得到上蒼如此的眷顧?



但如果上天不應允你的請求,原因又是什麼?為什麼老天會不答應自己這小小的心願?你想不想知道原因?有沒有想過可以用另一種溝通的方式,找到答案?



人們多半單方面以強求的方式,要求老天給你答案、允諾你的祈禱,現在,讓我們捫心自問:我們跟佛祖、跟上帝很熟嗎?祂們有義務要幫助自己嗎?當我們在要求佛祖或上帝給我們允諾時,與我們曾經對祂們付出過的心意相比,這個要求公平嗎?


期待這些生命的分享,能啟動大家完全不同的新思維。


 
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