熱門文章

2011-05-30

素食?食素?


素食?食素?


人為何要食素?素食的定義與食素的意義又為何?



    素食的定義指的是不食用動物性食品(包含加工品,例如:牛油、奶油、肉燥、油蔥酥、精緻豬油等)及具強烈刺激氣味的植物,如蔥、蒜、洋蔥、韭菜等。一般而言,素食分純素與蛋奶素兩種(一般受戒者是不食用蛋奶),蛋奶素即牛奶與雞蛋可食用。雞蛋的挑選,選用白蛋殼的雞蛋會較安全,一般黃蛋殼大部分都是可孵出小雞的雞蛋(若仔細看生蛋可看出蛋清含有血絲);至於西方國家則流行蔬食,蔬食的方向即是不食用肉類,但不避諱刺激性植物,所以洋蔥及韭菜等是會被蔬食者採用的食物。


而食素的意義又為何呢?


    以下分為宗教、健康、醫學之概念簡略分析:


1. 以宗教而論:佛教以因果輪迴之觀點,勸化世人食素。又語:「六道輪迴苦,孫兒娶祖母,牛羊席上坐,六親鍋內煮。」人為高靈動物,更應懂得尊重生命、愛惜地球。


2. 道家學者認為,有食蔬果穀物為收蓄清氣,並能吸收日月精華。若食水族傷「精」,食走獸傷「氣」,食飛禽傷「神」,「精氣神」無法調和統一。而植物味道淡泊,無肉類之腥濁刺激,能幫助在修行、提氣、養氣、練氣時清心寡慾,可助修煉時功法的精進與提昇。


3. 現代自然醫學而論,動物在產生「死亡意識」時,因恐懼、憤怒、內分泌急速的變化,大量的毒素產生後,積存在肉中,人類再將其肉食入自體,相對也會直接影響到食肉者的人體能量與情緒的平衡,再者食肉類後對人體器官造成的衰敗,在各大醫院的病績上也歷歷在目。


      因此,不論是素食者或是蔬食者皆可在健康上有較大的獲益。早期務農社會傳統的概念,食用動物性食物才可補充到身體所需的養分,在現代食物普及的現況下,應捨去這樣錯誤的觀念,才能有健康的身體,創造美好的未來!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